新装备;高端制造;国际先进;技术成熟度9
石油开采回注污水处理(以胜利油田原开采3000万吨石油
为例,需要回注水至少2.7亿吨,采用此技术替代加药灭菌处理,每年
可以为处理运行费用节约至少1.5亿资金);
船舶压载水处理(国际上已经硬性要求,我国也已经逐步安装,但是船上安装时间上不允许,未
处理又不能靠岸,全球大约只有二十几家具备资格,西亚产油国家均没
有核心技术,中国也只有三家);
蓝藻/赤潮的处理,国际上均没有完美的技术,可以以此打开国际市场。
现在油田采油基本都采用注水方式,将采出的油水混合物经分
离后,将含油污水经絮凝、分离、杀灭腐生菌(TGB)和硫酸盐还原菌(SRB),
注水站重新将它注入油藏,随着油田开发时间的延长,原油含水率不断上升,油田
采出水量也在迅猛增长,处理费用高昂的矛盾日益突出。
对于絮凝、气浮脱除悬浮物的水处理工艺,除了在絮凝条件(主要是 pH 调整)
和絮凝剂方面做适当调整之外,无需对现有工艺做调整;但是对于杀灭腐生菌
(TGB)和硫酸盐还原菌(SRB),添加大量的药剂不仅对环境形成很大的负荷,
其运行成本也高昂不下。
微电流催化电解技术,通过催化微电流电解产生的高活性氧化物质 (ClO-, OH,H2O2, (O)), 对采出水水体的腐生菌(TGB)和硫酸盐还原菌(SRB)进行氧化作用,
使其微生物失活和死亡,同时,使重金属离子在阴极还原而除去,运行成本低,无需添加任何药剂。
同样,微电流电解水处理技术,可以安装于可以移动的船上,通过催化微电流
电解产生的高活性氧化物质 (ClO-, ﹒OH, H2O2, (O)),可以很快使水体中的蓝细菌、
微生物失活,对于一定面积的水域进行有效的蓝藻抑制;通过多组组合,可以实现
大面积水体的蓝藻防治。
对于医药污水、印染污水,含有较高的 COD,但是由于污水含有相当数量的杀
生组分,生物降解效率不高,通过催化微电流电解产生的高活性氧化物质 (ClO-, ﹒
OH, H2O2, (O))进行预处理, 可以对污水中的杀生组分的杂环、以及染色基团实现
氧化,有助于进一步的生物降解处理。
采用超声强化电解灭菌仪,可以对水体进行灭菌、灭藻处理;对于石油回注无
水的灭菌处理,可以使处理后的水体的细菌总数、腐生菌(TGB)、硫酸盐还原菌
(SRB)的指标不低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 SY/T 5329-94 (碎屑岩油藏污水水质指标及分析方法) 所规定的 A1 类水质指标;运行成本大幅低于加药
处理工艺,维护保养便捷。
节能,运行成本低:每吨处理成本为 0.15~0.25 元/吨(按电价 0.55 元/度
计算);对比采用药剂杀菌,每吨处理成本为 0.75~0.85 元/吨;按照开采
出的原油与水的比例为 1:10 计算(现在有的油田原油与水的比例达到 1:
15),一个出油 3000 万吨的油田,如果采用采油污水资源化处理微电流电
解设备,与目前采用的药剂杀菌工艺相比,可以节约运行成本 1.5~2.0 亿
元人民币;
对不同菌类均有强烈杀灭效果(广普性杀菌),杀灭效率不低于 99%;
安装简便、维护简便;
运行可靠(无故障运行时间1 年,外力强制性、机械损坏除外),设备工作寿命不低于 5 年;
无二次污染,无须添加任何药剂。
通过催化电解产生的等当量的高活性氧化物质 (ClO-, OH, H2O2, (O))和还原性物质 H2,利用反应动力学的差异,使高活性氧化物质 (ClO-, •OH, H2O2, (O))对采出水水体的腐生菌(TGB)和硫酸盐还原菌(SRB)
进行氧化作用,使微生物失活和死亡;同时,未与细菌发生作用的高活
性氧化物质 (ClO-, •OH, H2O2, (O))又与保存于管道水体内的还原性物
质 H2 发生还原反应(等当量还原),使氧化性物质无残留,不会产生管
道腐蚀作用;体系运行成本低,无需对现有工艺做调整,无需添加任何
药剂,实现高效灭菌。
国际先进
批量生产、工程应用阶段,技术成熟度9级。
油田采油回注水处理/压载水岸基处理/蓝藻赤潮处理/医药废水处理/污泥脱除重金属处理等。
发明专利为防止国外技术限制而申请(未维护,有效
阻断日本/美国在这个领域的技术垄断,2004年)。
实用新型专利2项,已获授权。
我国的环境保护技术,基本上跟踪发达国家,亦步亦趋,没有原创。 此技术原理属于原创,在 1998 年已经在高楼水箱水处理器装备上 得到大规模应用,由于涉及我国供水系统的行政规划,没有政策资源,导致优秀的产品未在全国推广而搁置。 可以为环境保护产业的长远发展赢得竞争优势;为我国水处理高端 装备制造业向走向国际市场,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。
(2017年3月11日在山东省日照市灯塔风景区拍摄的“赤潮”现象。现场观
看,海边的浅水区犹如泼上了一层“红墨水”。据了解,自3月10日开始,日照市
灯塔风景区开始出现零星“赤潮”。截止11日上午,灯塔风景区的“赤潮”在靠近
沙滩的区域呈条状分布,最宽处达10几米。
(图为 01月10日,广东省珠海市,赤潮海面。2017 年年初,粉红色的海水持
续多日覆盖珠海情侣路沿线海岸。据了解,这是珠海 2017 年监测发现的首宗赤潮
灾害。此次赤潮从 1 月 4 日开始,7 日赤潮暂退后隔天再次爆发并持续至 11 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