透明导电膜是指对可见光(λ=380∼780nm)的平均透过率高(T>80%)、低电阻率(ρ≤10-3Ω·cm)的薄膜,广泛的应用于平面显示器、热反射镜、透明电磁屏蔽材料、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等。
目前应用最广泛的透明导电薄膜,是在玻璃衬底上沉积金属氧化物的导电薄膜,但玻璃衬底存在材质脆、不易变形等缺点,无法在柔性显示中应用。以柔性聚合物为基底制备各种薄膜半导体器件(TFT)已成为主流,具有重量轻、可折叠、不易破碎等优点,已成为发展柔性OLED发展的关键材料。
在有机聚合物衬底上沉积透明导电薄膜,有机柔性衬底材料必须满足:
① 透明性好;
② 热膨胀系数与透明金属氧化物导电薄膜相匹配;
③ 柔性衬底与透明导电薄膜有良好的粘附性。
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(Polyethyleneterephthalate,简称PET)、聚碳酸酯(Polycarbonate,简称PC)、聚酰亚胺(Polyimide,简称PI)等有机材料上,均有成功沉积透明导电薄膜的研究;但是所沉积导电薄膜有以下缺点:
① 柔性基体与导电薄膜的热膨胀系数相差较大;
② 柔性基体耐高温性能差;
③ 对氧气、水蒸气的阻隔性能差;
④ 导电薄膜与衬底的粘附力弱;
⑤ 导电薄膜的电阻率高。
虽然有对柔性衬底进行处理的研究,如通过在柔性衬底上沉积无机缓冲层的方法,提高阻隔性,改善薄膜生长,降低导电薄膜的电阻率,以及通过偶联剂改性聚合物表面提高粘附性,目前多数停留在研究开发阶段,难以准确地控制,不利于实现工业化生产。
以重庆墨希科技有限公司为代表的石墨烯薄膜虽然有报道投产,但产品质量稳定性和使用性能稳定性尚待时间考核。以纳米银线作为柔性显示薄膜电极的产品,黄变和光晕问题仍然是一个未曾跨越的技术瓶颈。
我们推出的高性能PI柔性导电膜,在柔性导电薄膜技术上取得颠覆性进展,利用公司开发的核心技术,整合了现有的成熟先进工艺,可以实现规模化生产。具有以下特性:
① 降低PI薄膜的热膨胀系数,使其与导电薄膜的热膨胀系数差别减少;
② PI薄膜具有良好的耐高温性能(260∼300℃);
③ 对氧气、水蒸气的阻隔性能良好;
④ 金属氧化物导电薄膜(TCO)与衬底结合力强,百格测试合格;
⑤ 方阻值:阻值在77∼83欧之间,均值79欧;
⑥ ITO耐弯折测试:两面耐弯折2mm均合格;
⑦ ITO弯曲疲劳测试:3万次合格。
应用领域:
• OLED柔性显示材料的关键材料,带领柔性显示相关产业的发展;
•太阳能薄膜电池的基材;
有望彻底改变能源结构,促进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薄膜的发展, 将建筑外墙充分利用(如果太阳能利用效率达到90%, 2030年全球能源需求只需要西班牙国土面积的太阳能发电即可;如果将建筑外墙利用面积利用,即使太阳能转换效率没有那么高,也解决了全球能源问题)使碳排放迅速降低,引导世界走向环境、生态和经济和谐发展。
技术状态:
•我们的技术方案解决了有机薄膜(PI、聚酯)与ITO之间的结合和均匀性问题,可实现大尺寸均匀的OLED的基材产业化,为柔性显示、可卷曲显示提供材料基础。
•可以实施产业化;
•技术水平,世界领先(原创)。